文章摘要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投稿时间:2024-11-04  修订日期:2024-11-04
DOI:
中文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神经退行性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凋亡。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摘要点击次数: 65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SWISS网站搜集预测雷公藤红素的靶点蛋白,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整理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靶点,两者取并集得到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靶点。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挖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筛选Hub基因。之后用分子对接验证雷公藤红素与所筛选的Hub基因之间的结合能,进一步筛选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联合文献检索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雷公藤红素靶点共收集到39个,整理神经退行性疾病靶点共13304个,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共37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治疗靶点注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条目主要为凋亡负调控、神经元凋亡负调控、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活性参与细胞凋亡过程等凋亡相关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影响凋亡抑制蛋白BCL2家族蛋白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结合PPI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雷公藤红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关键靶点为XIAP、MMP9、CFLAR、BIRC2、CCND1。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结合XIAP、MMP9、CFLAR、BIRC2、CCND1这些关键靶点,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英文摘要: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